1、掌握助殘基礎技能
助殘志愿者的基礎技能,即手語技能、溝通技能、輪椅使用技能和導盲技能。例如有專業知識的志愿者,會通過做呼吸操幫助有言語障礙的孩子發聲,會對自閉癥孩子作特殊訓練等。如果掌握一定的手語,可以更好的和殘疾朋友交流,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誤會。在幫助坐輪椅的朋友出門時,可以熟練的使用輪椅,能夠給殘疾朋友提供更加安穩的輔助。
2、了解幫扶對象的性格特點
殘疾人不僅因身上的殘疾而特殊,而且生活環境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來說,交往的圈子比較小,周圍社會環境與普通人不同,就形成了某些特殊的性格特征,如孤僻和自卑是各類殘疾人共同具有的性格特征。此外,每一類殘疾人又有其獨具的性格特點。
盲人
盲人性格比較內向,溫文爾雅,在他們的內心世界有著豐富的情感,情感體驗比較深沉而含蓄,很少爆發式的對外表達;他們喜歡思考問題,探索問題,對問題的思考和探索比較深刻。
聾啞人
聾啞人則與盲人相反,他們的性格比較外向,情感反應方式比較強烈,頻度高但持續時間短。聾啞人性格豪爽、耿直,很少拐彎抹角。聾啞人喪失了聽力,靠手勢語言和別人進行交往,靠視覺器官的直觀形式獲得信息,并進行交流,因此視覺敏感,形象思維非常發達,而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就相對地差些。
肢體殘疾者
肢體殘疾者的性格特點主要表現為倔強和自我克制,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可以把一切不平和怨恨忍受下來,只是到了難以忍受的時候才會爆發。由于情緒極不穩定,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其行為受情緒的影響很大。
3、深化科學助殘理念
志愿者應該深入了解服務對象需求,有針對性、藝術性地給予幫助。特別是助殘志愿者,普遍需要深化科學助殘理念,提高助殘技能。有心理學專家指出,有的志愿者想為盲人服務,可總覺得難以取得對方信任。事實上,盲人因為視覺不好,所以對人對事往往采取比較謹慎的態度。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就能理解他們,用熱情細致的服務贏得他們信任。
4、文化助殘
“文化助殘”活動的內涵豐富,可操作性強,開展的形式也很多。
其中主要有:“扶殘助學”、“科技助殘”、“愛心贈刊”、“愛心贈書”、“愛心送戲”等。
“扶殘助學”:推動、協助政府和社會人士扶助殘疾人入學;倡導大、中、小學生和社會中的知識分子義務為殘疾人和殘疾人子女提供教育服務,幫助其提高文化水平。
“科技助殘”:倡導科技工作者尤其是農村科技工作者義務為殘疾人傳授科學技術知識,開展科技扶貧,幫助其提高生活和工作能力,實現科技致富。
“愛心贈刊”、“愛心贈書”:倡導雜志社、出版社及全社會向殘疾人和殘疾人文化設施贈送書刊及音像制品;倡導大學生義務為盲人錄制有聲讀物。
“愛心送戲”:倡導文藝團體深入殘疾人相對集中的特教學校、福利工廠和基層社區,義務為殘疾人演出文藝節目,以豐富殘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導公共文化活動場所如圖書館、文化館有無障礙設施,提供無障礙服務;各類公共文化活動吸納殘疾人參加。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華策中心B座7樓(西湖區五常港路)
聯系電話:400-0160-999
浙江博學成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浙ICP備16039167號-1 工信部備案管理系統
Copyright?2006-2021 www.isase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